我是aming, 2007 到 2008 年学习互联网软件与开发专业,毕业后一直从事相关的工作,后来有了自己的公司 —— 武汉切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,一直深耕互联网行业,主要做网站建设相关的业务。
虽然没在大厂上过班,但好在开公司期间,有幸给腾讯、智联招聘提供过服务,也算是弥补了一点遗憾。
接触 AI 是在 ChatGPT 刚出来那会。没过多久,就已经有人利用 ChatGPT 做出了实际成果 —— 当然不是卖课,而是用它生成原创文章更新到网站,代替人工编辑。这样做的好处太明显了,一天更新几百篇都没问题,这是人工根本达不到的,而且效果也很好,我见到那些这么做的网站,收录量都在陡增。
其实我自己平时也要更新网站,太清楚一篇原创文章有多费时间了,通常得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,人工成本很高。所以我也想用 ChatGPT 来写自动生成和发文的程序,不过比别人晚了几个月。目的很简单,就是想代替人工,还能轻松起量。
好在有十几年的网站开发经验傍身,开发这套系统没费多大功夫。对接好接口,很快就有了雏形,能开始用了。后面基本就是打磨功能、做优化升级。比如最初的标题是让 AI 写,只给它一个行业就行,但发现标题质量不行;后来改用百度下拉关键词的方式生成标题,质量才大大提升。
再后来,我琢磨着,AI 代替人工编辑,说不定能重构一些现有的行业。比如分类信息网站,这类网站靠的就是大量内容,后来者很难有机会。但有了 AI 之后,大量内容就不是问题了。期间我就弄了个分类信息网站,用 AI 日更大量内容,每天更 100 篇,果然不出几个月,一个新站就做到了 20 万的收录量。
而我们公司运行了十几年的官网,偶尔才定时发布文章,积攒了这么多年,也才 2 万多收录量。用 AI 和不用 AI 的区别,真的可以用天差地别来形容。
后来精力有限就都投入到了我们自主开发的建站平台上,而分类信息网,因为没找到合适的变现途径,就先搁置了。
不过在推广建站系统的时候,我发现很多客户都已经有网站了,感觉建站产品做得着实有点晚了。虽然我们的建站产品融入了十几年的经验和心得,都是用定制的方式做网站,拒绝拖拽生成,采用规范的人工手写代码,品质更好,也非常重视多端兼容,能兼容电脑、平板、手机,但晚了就是晚了,推广效果一直平平。
也是在推广建站平台的时候,我发现很多人虽然有网站,却不更新,导致 SEO 效果不好。这时候我意识到,应该做一个他们真正需要的产品。直到今年,我才重新拾起来之前做的 AI 系统。
给它取名 SiteGPT,是因为我希望大家一听名字,就知道这个产品和网站相关,也和 AI 相关。就这样,SiteGPT 上线了。